媒体报道一季度三新产业产值234亿 税友软件南方基地将运营
一季度三新产业产值234亿 税友软件南方基地将运营
来源:2013年05月24日《扬州日报》
发布时间:2013-08-27
近年来,扬州市“三新一网一书”等新兴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突破,奠定了产业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,逐步探索出历史文化名城坚持创新驱动、推进转型发展的新路。最新统计数据表明,今年一季度,全市“三新”产业实现产值234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1.6%;智能电网产业累计完成产值231.6亿元,同比增长16.0%;电子书产业累计完成产值43.9 亿元,同比增长40.1%,高于全市产值增幅26.5个百分点……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推动扬州实现“精明增长”、“绿色增长”。
【故事】
大项目支撑起一座“软件城”
今年“烟花三月”节期间,有两个软件信息类项目引起了全市上下的关注:
4月18日上午,总投资30亿元的联创扬州国际软件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。按照规划,全国第一、全球第二大电信支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——南京联创科技集团将在扬州建设软件研发总部,产业服务面向全国、全球。
当天,意向总投资50亿元的深圳研祥“智慧医疗技术研究院和网络文化创意产业园”项目正式签约。这家我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高科技企业,将在扬州开展智慧医疗控制系统的开发,目标是“让中国人今后在家里也能享受到院士级的专家诊疗”。
扬州是国家“智慧城市”试点城市。目前,总投资13亿元的税友软件南方基地一期项目主体建筑——扬州税友研发中心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已经初露芳容,即将正式投入运营,全部建成后将形成20亿元的销售规模。
在江都区滨江科技城,美国惠普软件产业园3万平方米的惠普研究院和1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正在建设。浙大网新集团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扬州网新软件园;江苏金智科技、南京三宝科技、南京擎天科技、润和软件等越来越多的软件服务业领军企业开始谋划在扬州布局……
【对话】
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原则
对话人物:刘志彪(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)
我认为在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,扬州要坚持三个发展原则:
其一,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决避免单打独斗、孤军深入,要坚持与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协同并进,以传统产业发展为新兴产业创造市场需求,以避免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性和脆弱性。
其二,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“朝阳做法”,避免“夕阳做法”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“朝阳产业”,但如果采取“夕阳做法”,就会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追赶战略产生实质性危害。为此,不仅要利用国外市场,更要奋力开拓国内市场;要站在产业链高端发展,不能仅仅满足于低附加值制造;要设置产业进入的高门槛,防止一哄而上。
其三,扬州选择了“强政府+强市场”的产业发展调节模式,需要政府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、鼓励和补贴企业研发活动以及产业规划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作为。“强市场”,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、大企业的作用、产业集群的作用和跨国公司的作用。
【深度阅读】
一朵“寒冬里的报春花”
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分析说,扬州将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来发展,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新兴产业列入“五大千亿产业群”之一来谋划,“是基于对经济发展大环境的科学分析和冷静判断。”
首先,经过多年发展,扬州石油化工、汽车船舶、机电装备等传统产业进入成熟期,需要有新的产业进入,实现扬州经济“精明增长”、“绿色发展”。其次,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看,转型升级已成为时代主旋律,不管你愿不愿意,都不得不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大潮流。“现在看来,发展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、智能电网和软件信息等新兴产业是前瞻性决策。”
实事胜于雄辩。“十一五”后期以来,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,但我市工业发展的稳健节拍并没有被打乱,新兴产业如同一朵“寒冬里的报春花”,它在全球经济普遍遇冷的复杂背景下,对扬州经济释放着引领作用、发挥着“鲇鱼效应”。
有关统计数据表明,全市新兴产业现有重点企业500多家。今年一季度,全市“三新”产业(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)实现产值234亿元,同比增长6.6%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1.6%。
扬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,烙上了鲜明的扬州特质:
——如今在扬州,车船、机械制造、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,以“新兴化”“科技化”为目标,在现代技术、现代装备的驱动下,逐步向高科技含量、高附加值方向升级。在沿江地区,船舶制造业正从“船壳经济”向“科技船舶”、“核心部件”升级。扬州是江苏省最好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,近年来,衍生出达到欧III、欧IV标准的发动机、CAN总线、汽车电子芯片等高端零部件产品。
——在一大批重大项目带动下,扬州以五大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链条变得越粗越长。其中,新光源产业已形成“衬底材料—外延片—芯片—封装—应用”相对完整产业链,为目前大陆地区产业链最完善、技术最先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之一;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了“多晶硅—单晶硅—硅片—太阳能电池及组件—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”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,在全国独树一帜。
——打开扬州新兴产业发展史,不难发现,与市场这只“无形之手”同频共振的,是政府推动的“无形之手”,“两只手”合力推动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。扬州加快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步伐,吸引一大批实力强、质态优的企业落户;积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为“三新”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;构建“三新”企业融资平台;出台了八大产业振兴行动计划;编制了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、智能电网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6个新兴产业专项规划,进一步明确了新兴产业发展主要目标、主攻方向、关键技术和产业布局……
太阳能光伏、半导体照明、智能电网产业重点在市开发区布局,智能电网关联产业重点在宝应、高邮、江都专业园区布局;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施“一核五园多点”布局,广陵区作为核心区重点打造“中国声谷”,邗江、维扬、市开发区、江都、仪征分别重点建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园、省软件服务产业示范园、国家光电产业研发园、省软件服务产业园、省物联网产业基地……在这幅定位准确、错落分明的路线图上,各地因地制宜地描绘着各自新兴产业的明天。
【故事】
大项目支撑起一座“软件城”
今年“烟花三月”节期间,有两个软件信息类项目引起了全市上下的关注:
4月18日上午,总投资30亿元的联创扬州国际软件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。按照规划,全国第一、全球第二大电信支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——南京联创科技集团将在扬州建设软件研发总部,产业服务面向全国、全球。
当天,意向总投资50亿元的深圳研祥“智慧医疗技术研究院和网络文化创意产业园”项目正式签约。这家我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高科技企业,将在扬州开展智慧医疗控制系统的开发,目标是“让中国人今后在家里也能享受到院士级的专家诊疗”。
扬州是国家“智慧城市”试点城市。目前,总投资13亿元的税友软件南方基地一期项目主体建筑——扬州税友研发中心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已经初露芳容,即将正式投入运营,全部建成后将形成20亿元的销售规模。
在江都区滨江科技城,美国惠普软件产业园3万平方米的惠普研究院和1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正在建设。浙大网新集团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扬州网新软件园;江苏金智科技、南京三宝科技、南京擎天科技、润和软件等越来越多的软件服务业领军企业开始谋划在扬州布局……
【对话】
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原则
对话人物:刘志彪(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)
我认为在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,扬州要坚持三个发展原则:
其一,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决避免单打独斗、孤军深入,要坚持与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协同并进,以传统产业发展为新兴产业创造市场需求,以避免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性和脆弱性。
其二,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“朝阳做法”,避免“夕阳做法”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“朝阳产业”,但如果采取“夕阳做法”,就会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追赶战略产生实质性危害。为此,不仅要利用国外市场,更要奋力开拓国内市场;要站在产业链高端发展,不能仅仅满足于低附加值制造;要设置产业进入的高门槛,防止一哄而上。
其三,扬州选择了“强政府+强市场”的产业发展调节模式,需要政府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、鼓励和补贴企业研发活动以及产业规划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作为。“强市场”,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、大企业的作用、产业集群的作用和跨国公司的作用。
【深度阅读】
一朵“寒冬里的报春花”
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分析说,扬州将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来发展,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新兴产业列入“五大千亿产业群”之一来谋划,“是基于对经济发展大环境的科学分析和冷静判断。”
首先,经过多年发展,扬州石油化工、汽车船舶、机电装备等传统产业进入成熟期,需要有新的产业进入,实现扬州经济“精明增长”、“绿色发展”。其次,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看,转型升级已成为时代主旋律,不管你愿不愿意,都不得不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大潮流。“现在看来,发展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、智能电网和软件信息等新兴产业是前瞻性决策。”
实事胜于雄辩。“十一五”后期以来,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,但我市工业发展的稳健节拍并没有被打乱,新兴产业如同一朵“寒冬里的报春花”,它在全球经济普遍遇冷的复杂背景下,对扬州经济释放着引领作用、发挥着“鲇鱼效应”。
有关统计数据表明,全市新兴产业现有重点企业500多家。今年一季度,全市“三新”产业(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)实现产值234亿元,同比增长6.6%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1.6%。
扬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,烙上了鲜明的扬州特质:
——如今在扬州,车船、机械制造、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,以“新兴化”“科技化”为目标,在现代技术、现代装备的驱动下,逐步向高科技含量、高附加值方向升级。在沿江地区,船舶制造业正从“船壳经济”向“科技船舶”、“核心部件”升级。扬州是江苏省最好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,近年来,衍生出达到欧III、欧IV标准的发动机、CAN总线、汽车电子芯片等高端零部件产品。
——在一大批重大项目带动下,扬州以五大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链条变得越粗越长。其中,新光源产业已形成“衬底材料—外延片—芯片—封装—应用”相对完整产业链,为目前大陆地区产业链最完善、技术最先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之一;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了“多晶硅—单晶硅—硅片—太阳能电池及组件—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”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,在全国独树一帜。
——打开扬州新兴产业发展史,不难发现,与市场这只“无形之手”同频共振的,是政府推动的“无形之手”,“两只手”合力推动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。扬州加快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步伐,吸引一大批实力强、质态优的企业落户;积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为“三新”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;构建“三新”企业融资平台;出台了八大产业振兴行动计划;编制了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、智能电网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6个新兴产业专项规划,进一步明确了新兴产业发展主要目标、主攻方向、关键技术和产业布局……
太阳能光伏、半导体照明、智能电网产业重点在市开发区布局,智能电网关联产业重点在宝应、高邮、江都专业园区布局;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施“一核五园多点”布局,广陵区作为核心区重点打造“中国声谷”,邗江、维扬、市开发区、江都、仪征分别重点建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园、省软件服务产业示范园、国家光电产业研发园、省软件服务产业园、省物联网产业基地……在这幅定位准确、错落分明的路线图上,各地因地制宜地描绘着各自新兴产业的明天。
- 上一条:税友“云”转变
- 下一条:“金税工程”三期个人税收管理等项目全面启动建设